中化新网讯 19日是全国低碳日。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试点配额累计成交二氧化碳3.1亿吨,累计成交额约68亿元人民币。
这是记者从当天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了解到的。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地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印发,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活动中介绍,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节能与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举措,近年来我国碳强度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
据介绍,2018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5.8%,超过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标。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4.3%。与此同时,我国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
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低碳行动,保卫蓝天”。当天的主场活动还举行了“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全国低碳日”碳中和协议签订等活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甲烷减排、中瑞·中国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成果、绿色金融与低碳技术等4个平行论坛。
截至6月23日,长城钻探苏里格气田分公司首台天然气压缩机组“燃气改电驱”示范项目已成功运行40天,预计可年减排二氧化碳2000余吨。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临界煤电联营一体化项目现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技术团队正在推进蒸汽管网对接工作。该项目投产后,克石化将停运4台锅炉,实现煤炭消耗“清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由吉态来博(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解脂耶氏酵母蛋白作为新饲料原料,并颁发新产品证书(第921号公告)。这是我国批准的首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