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新年伊始,湖北雪飞化工有限公司的硝化棉生产线被湖北省襄阳市评定为“数字化示范生产线”,获得专项资金奖励。这是湖北省襄阳市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1年1月底,全市共创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共4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2个、总数居湖北省第二,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79个,有力提升了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据悉,近年来襄阳市加大政策指导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了《襄阳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支持工业企业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鼓励新建项目按智能工厂标准建设,对3年内建成投产且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工业项目,按项目软件和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补助;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智能改造步伐,对达到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标准的,按项目软件和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
在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方面,襄阳市经信局会同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湖北文理学院等单位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和国内知名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深入多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现场诊断服务,举办智能制造产销对接暨培训活动,吸引了西门子、上海电气、施耐德电气、大连重工等50多家国内智能制造硬件、软件、系统服务、运维服务等领域知名企业和化工等行业的100多家工业企业参加。此外,还依托襄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相关行业协会,先后组织100多家襄阳工业企业到青岛、苏州、成都等地开展智能制造交流活动。
在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襄阳市搭建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上云企业达2300多家,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工业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开展上云培训,召开上云供需对接会,推动云平台服务商和应用企业深度对接,为企业节约IT成本超过50%。
本报讯7月19~20日,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大会以“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旨在推动流态化及颗粒技术领域相关理论与应用技术持续发展。
湟水河谷,甘河奔流。在距西宁市西南35千米的甘河谷地,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下称甘河园区)通过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交出一份成绩单:大气优良率提升至92以上、废水收集处置率持续...
技能人才是企业破浪前行的核心引擎,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公司深耕技能人才培育沃土,建平台、搭舞台、给通道,厚植人才成长沃土,以技能人才培养驱动...
中化新网讯6月24~26日,第十三届鲁、豫、苏、皖、冀、晋六省化肥行业发展座谈会在山东荣成召开。会议深入研判六省化肥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优化延伸产业链,共商产业转型新路径,共....
在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恒光新材料(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光新材”)是一家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迅速成长的典型代表企业。 2005年,恒光新材从苏州创业起步,以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