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新年伊始,湖北雪飞化工有限公司的硝化棉生产线被湖北省襄阳市评定为“数字化示范生产线”,获得专项资金奖励。这是湖北省襄阳市以智能制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1年1月底,全市共创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共4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2个、总数居湖北省第二,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79个,有力提升了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据悉,近年来襄阳市加大政策指导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了《襄阳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支持工业企业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鼓励新建项目按智能工厂标准建设,对3年内建成投产且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亿元(含)以上的工业项目,按项目软件和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补助;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智能改造步伐,对达到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标准的,按项目软件和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
在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方面,襄阳市经信局会同华中科技大学襄阳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湖北文理学院等单位智能制造领域专家和国内知名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深入多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现场诊断服务,举办智能制造产销对接暨培训活动,吸引了西门子、上海电气、施耐德电气、大连重工等50多家国内智能制造硬件、软件、系统服务、运维服务等领域知名企业和化工等行业的100多家工业企业参加。此外,还依托襄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相关行业协会,先后组织100多家襄阳工业企业到青岛、苏州、成都等地开展智能制造交流活动。
在深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襄阳市搭建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上云企业达2300多家,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工业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开展上云培训,召开上云供需对接会,推动云平台服务商和应用企业深度对接,为企业节约IT成本超过50%。
提到西北,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大多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然而在调研中记者发现,在西北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敢于“破与立”,他们在潜心实业的同时,积极拥抱风险管理等现代金融理念,借助...
4月15日,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石化’)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姜龙雨与首任研究院院长共同揭开红色幕布,标志着这一聚焦南海石蜡基原油资源深度开发的技术创新平台全
4月1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及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在海口召开。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规划的“高端石蜡、润滑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作为重点招商项目,与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月26日,九江石化加氢裂化装置桩基开工,这是继去年底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第一个项目——连续重整装置全面开工以来的又一重要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打造“炼油+芳烃+PT....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传统物流企业,巨化物流以数智化转型为突破口,通过理念革新、技术攻坚和生态重构,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好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