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的静电能达到7300伏,但为什么高达数千伏的静电对人却没有什么伤害?”“为什么螃蟹煮熟了会变成红色?”“为什么头发顺着捋会很滑,逆着捋就没那么顺滑呢?”在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五楼报告厅,一场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引起了一群小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纷纷举起小手争着回答。
10月25日,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天正小学共建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在南工大江浦校区揭牌,现场南京天正小学校长王久红给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范益群、仲盛来、张利雄等14位教师颁发聘书,聘任他们为校外科技指导教师。仪式过后,来自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仲兆祥老师给现场南京天正小学150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科普讲座。会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分组来到进入科普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的研究生和工作人员给小朋友们讲解科学知识。“哇,原来洋葱表皮细胞竟然是这个样子,我还是第一次用显微镜看细胞呢!”参观实验室的一年级小学生纷纷发出感慨,“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到南京工业大学读书做实验,科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据悉,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目前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副教授和海外博士组成的92人科研队伍。构建了国家到地方级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授权专利千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7项,形成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促进了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实验室现有科普活动实验室10200平方米,科普精密仪器设备120台/套,年科普经费占实验室运行费10%。从2010年起,该实验室就建成了一支由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30人科普志愿者队伍并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天正小学等共建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实验室院士、教授给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力学小学、南师附中等中小学生开展“膜科学与技术漫谈”“科技改变生活”等系列科普主题科学知识讲座。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
7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该校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