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解决油井结铅垢罕见难题

“从去年9月15日开始,江汉油田工程院围绕结铅垢严重的江汉油田荆州采油厂松滋红花套SH10-P17井,采用‘物防+化防’工艺双管齐下后,截止目前,已经近200天未发现结铅垢,试验取得阶段性进展,针对油井结铅垢这一国内外罕见难题取得了新的认识。”江汉油田工程院采油气工程所副所长刘晓明说。

松滋红花套底水油藏是荆州采油厂的主力层系,2020年以来,该区块油井井筒泵及其附近区域结铅垢现象频发,且井数累计增加生产井数的50%以上,由于井筒泵负责将地层油水混合液体通过井筒抽上地面,井筒泵结铅垢后,造成井筒泵抽液通道被铅垢堵塞,无法完成抽液作业,需要频繁停井开展去除铅垢作业,严重影响油田的生产运行。由于油井结铅垢现象在国内外较为罕见,没有有效的借鉴方案,红花套油井结铅垢问题成为了江汉油田荆州油区油井生产的“卡脖子”问题。

2023年,江汉油田工程院成立荆州红花套铅垢防治技术研究小组,依托专家联盟的平台,迎难而上,开展了《红花套结垢防治技术研究》攻关,溯源了储层的岩石矿物和流体当中铅的存在,研究了成垢机理和影响因素,即井筒中的金属物质,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与地层中的铅离子不断产生置换反应,导致铅离子沉积在井筒泵及其附近区域,形成铅垢。工程院提出了“物防+化防”综合治理思路。

刘晓明说,物理防预,即在远离井筒泵的生产管柱的尾端安装还原性金属,让地层流体铅离子在指定的还原性金属处去提前沉积,避免进入井筒泵沉积,延长生产周期。化学防预,即研究出具有抑制铅垢成型的特殊成分的复合化学药剂,通过降低结垢离子的浓度,大幅降低结垢量,进而延缓结垢趋势,延长管杆寿命。

去年9月至今年5月,工程院在荆州油区4口井进行了铅垢综合防治技术现场试验,SH10-P17井作为最长油井生产时间已近200天,检管未发现结铅垢现象,铅垢防治技术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工程院将继续对该工艺进行改进,治理更多的结铅垢井,降低油井除垢频次,保持生产运行稳定。

相关推荐

吉化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通过鉴定

近日,由吉林石化公司科研团队研发的“高强型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通过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标志着该公司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T700级大丝束碳纤维技术,填补了国内高强中模型大丝束碳纤维产品空白。

2025-07-15     中国化工报

碳五碳九树脂如何跳出“内卷”循环?

今年以来,“反内卷”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焦点话题,碳五碳九石油树脂产业也不例外。目前该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期,迫切呼唤“反内卷”及转型。

2025-07-15     中国化工报

中国石化沥青首次进入香港市场

6月27日,首车东海牌沥青顺利抵达香港。这是中国石化沥青首次进入香港市场,至此,东海牌沥青实现粤港澳市场全覆盖。

2025-07-15     中国化工报

我国最大规模溴素生产项目落地

7月11日,记者从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其投资的国内规模最大溴素生产项目——曹妃甸钢电园区电厂冷却海水绿色高效利用年提溴30000吨项目在河北唐山正式落地。

2025-07-15     中国化工报

动力电池:以循环计划破局“内忧外患”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7月1日起,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对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0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