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广袤的潍北盐碱滩涂地上,一块块湛蓝色的光伏电板整整齐齐排列在废弃渣场之上,一座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光电青山”映入人们眼帘。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利用废弃碱渣场蝶变“绿光一体”生态光伏发电项目,在尾废矿场综合治理上奏响了“光伏曲”。
“‘绿光一体’是指结合荒山荒地、废旧矿场、尾废场坝等生态环境整治,在太阳能资源禀赋优、用电负荷高及光伏效能三类以上的地区,采用‘绿中发电,绿电融合’的方式建设光伏电站项目,实现‘生态+光伏’有机融合,既把荒山废矿打造成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潍坊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潍坊滨海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聚焦生态环境治理要求,创新推出坝坡造绿、场顶种草、草上发电“绿光一体”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全力打造生态光伏示范区,力促生态环境改善、能源低碳转型,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能源。
在山东海化集团废弃渣场,施工人员正在对渣场顶部进行防渗覆土作业。技术人员忙着对太阳能发电阵列进行施工安装,力争年底之前,将山东海化集团数十米高的废弃渣场打造成集绿色发电、生态观光、新能源科普于一体的10万千瓦“光电青山”光伏电站,提升废弃矿场土地利用效率。
据悉,该项目是2021年10月28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暨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集中开工项目之一。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是山东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可再生能源基地,是山东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首批200万千瓦项目已纳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和示范效应。
“该项目由我们公司建设运营,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3500余亩,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25年运行期,分两期并网发电,增设储能配套设施,预计2022年12月底全容量并网投用。”据潍坊信能光伏电力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2亿千瓦时,可有效替代标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万吨。同时,电站建设带动周边交通、仓储、物流、旅游等各类就业岗位2000余个,年缴纳各类税费达2000余万元,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该项目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深度推进风光储与大数据融合,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以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无人机巡检系统、自动清洗系统、智能故障自诊断系统等智能设备为支撑,实现项目基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慧运维,全面提升数据平台建设和数据接入质量,全力实现基地管控精细化、运维高效化、收益最大化。
山东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令波表示,近年来,海化集团发挥海洋资源禀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盐化、石化、热电等产业体系。潍坊滨海开发区大力发展光伏项目,为海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公司将以此为转型升级的新起点,加速实现由盐化工为主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跨越。
7月9日,中国石化-宁夏化工科技成果对接会暨“政金企”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宁东专场)在宁东基地举办,通过搭建“科技—产业—金融”对话平台,推动中国石化等央企先进技术与宁夏化工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科技成...
湟水河谷,甘河奔流。在距西宁市西南35千米的甘河谷地,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下称甘河园区)通过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交出一份成绩单:大气优良率提升至92以上、废水收集处置率持续...
7月4日,钦州市举行钦州产业园区招商推介活动,与深圳市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等区外企业考察团深入交流探讨,务实推动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