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肖丰收教授和王亮研究员团队构筑起了一系列“分子围栏”多相催化剂体系,能够将甲烷高效转化为甲醇,为甲烷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更为直接和绿色的途径。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0日发表于《科学》杂志。
据介绍,甲烷是天然气、页岩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储备量相对丰富、价格低廉,甲醇是生成基础化学品的重要平台分子,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应用价值,比如可以制备有着“化工之母”之称的乙烯、丙烯,用作清洗去油剂、生长促进剂,还可以作为农药、医药的原料。
研究人员说,这两个“姓甲的兄弟”,一个具有产量优势,一个极具产品优势。甲烷转化成甲醇的催化剂主要是双氧水,但“顽皮”的双氧水一旦生成,会很快被稀释,无法与甲烷充分反应,甲醇过于活泼的“性格”也让其选择性活化和定向转化成为难题。
王亮介绍说,研究团队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一个“围栏”圈住了双氧水,让双氧水的富集浓度达到正常条件下的一万倍,让催化反应加快进行。肖丰收介绍,“一个‘分子围栏’内部的结构就像是一个鸡蛋。蛋黄是高浓度双氧水,蛋白是沸石晶体,蛋壳是一层疏水材料,这样氢气、氧气和甲烷能够进入反应区,同时甲醇生成后能很快跑出来,不会和甲烷竞争反应。”
研究人员介绍,此前甲烷的转化率很难突破3%,“分子围栏”技术可以在70℃的温和条件中,将转化率大幅提升至17.3%。除了高效外,这个催化剂在制备中不产生污染,避免了传统转化方式会产生大量废水的弊端。
“随着页岩气、海底可燃冰的进一步开发,甲烷在整个能源体系尤其是碳资源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肖丰收说,甲烷变甲醇意味着附加值的提升,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分子围栏”催化体系在进一步规模应用的可能性。
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在吉林省白城市投资建设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
记者在近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于安徽阜阳主办的2025年中国氮肥、甲醇技术大会上了解到,目前大颗粒尿素产品正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大颗粒尿素产量达1177.86万吨,....
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全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产品顺利产出。
7月15日,中国石油绿色甲醇产品通过燃料油公司协同合资公司在辽宁港口集团大窑湾码头完成销售及最终加注,成功为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船对船”加注保税绿色甲醇。
今年以来,陕煤蒲洁能化公司以“抓关键、强示范、带全局”为出发点,将提升靶心首先对准班子建设,通过实施“8+N”专项行动,激活高质量发展奋进力。上半年,陕煤蒲洁能化甲醇和MTO装置负荷率同比分别提高2....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规划、在建、投运绿色甲醇(下称绿醇)项目16个,产能合计超过118万吨/年。但截至目前,这些项目实际开工建设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