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元集团首套电极壳自动化制筒装置在锦源化工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公司的电极筒制作已从传统的人员手动制作跨升至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的集成制作模式。同时,自主发明的《电极筒自动打磨装置》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该自动化制筒装置由筋板生产线、弧板生产线及焊接生产线三条自动化生产线组成,各生产线均为一键式启动,从上料、冲孔、折弯到小筋板焊接、圆钢焊接、成品下料等一系列操作成功实现了精准自动化操作,且操作过程采用PLC编程、触摸屏等技术,通过机旁控制、集中自动控制两种方式实现了数据的信息化。
北元集团电极壳自动化制筒装置投运后,65-70秒就会完成一片筋板的制作,35-40秒就可以完成一片弧板的制作,焊接一个电极筒只需23分钟,不仅消除了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安全风险,改变了工作环境,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经测算,自动化作业比人工效率提高22%左右,可有效降低人员成本,实现年创效72万元。
“之前制作电极筒只能通过手动操作压力机对弧板、筋板等进行压制,然后组装焊接,效率低下,且存安全风险,如今只需一键就能完成所有工作。”该公司操作人员王伟向笔者介绍到。
据悉,该项目是北元集团自动化改造项目重点示范项目,此次整套装置顺利投入使用,对下一步全面开展大规模推广自动化改造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天津大学北洋园的实验室内,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成员正在做一种绿色催化剂的实验,这种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为化学工业的绿色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百年前,侯德榜先生曾在北洋大学堂讲授《纯碱制造》等课程...
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黑金”,以其超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化学可塑性和稳定性、极强的对作物营养成分的负载力,正在推动作物肥料品质与应用的效果升级。7月12日在山东泰安召开的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纳米...
6月25日至26日,第十三届亚洲炼油和化工科技大会在辽宁盘锦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炼化行业正向“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三个方向转型。未来,行业将加速绿色低碳变革,通过分子炼油等技术破...
7月10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天津大学了解到,该校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