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布一批涉化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中化新网讯 记者近日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为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制定《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近日发布。
《方案》提出4方面22条重点工作任务,将推动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提升产品碳足迹能力建设水平。
《方案》明确目标,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产品碳足迹应用环境持续优化拓展。
根据《方案》,我国将编制发布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核算方法、发布形式、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统一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要求。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电解铝、化肥、氢、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制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研制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明确碳足迹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重点任务更细化、措施手段更聚焦,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研究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和碳足迹因子,为下游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推动碳足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表示。
6月11日,随着15万立方米4#储罐最后一块壁板吊装就位,由延长石油承建的延安原油储备库及配套设施项目8座储罐主体施工全面告捷,较原计划提前39天,刷新了延长石油炼化项目建设指挥部建设新纪录。
5月29日,隆扬电子发布公告称,与宁波信广双联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收购协议,以1.2亿元收购常州威斯双联科技有限公司51.00%股权。
6月12日,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中化、中农、中海化学)与食安供应链有限公司(迪拜)就2025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346美元/吨到岸价,相较去年273美元/吨CFR的合同价格...
近日,我国多地气温持续上升,超过10个省份发布高温预警,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对天然气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中国海油充分发挥海陆联动优势,积极筹措天然气资源,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夯实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