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中原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技术人员的调试下,“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并入设备精益管理平台。至此,该平台已包含设备岗位巡检监督、设备重点工作动态、设备学习测试提升等七大应用模块。“成熟一个模块,我们就在设备精益管理平台上嵌入一个模块,就像拼接乐高积木,随着‘积木’的增多,我们设备精益管理平台的功能也就越强大。”中原油田高级专家朱文琪表示。
近年来,中原油田借助信息化手段,研发设备精益管理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今年以来,中原油田借助设备信息化平台,监督和发现问题5200余个,设备巡检打卡13万余条,员工线上访问学习6500余人次。
“扫一扫”设备巡检情况一键上传
4月28日,伴随扫码通过提示音的响起,地面抢维修中心濮二工区岗位巡检员牛国艳熟练操作手机,不一会儿,濮城采油厂34号计量站2号增注泵的巡检信息就出现在设备精益管理平台的设备岗位巡检监督模块之中。
“有了这个好帮手,日常巡检中我们再也不需要拿着厚厚的记录本,只用手机扫一扫设备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线填报设备的巡检情况表,巡检中发现的设备问题也能实现‘秒级’上报。”牛国艳表示。
为了方便设备管理,中原油田为每台设备配备专属的电子身份证。“数字赋能让设备巡检更加高效规范,安全可靠。”油田技术监测中心(装备监测总站)职工崔大宇表示。
作为一名后台“操作手”,崔大宇感受到信息化给设备日常管理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不久前,文留采油厂基层设备巡检人员张德路在对文二中转站的卧式内燃锅炉进行例行巡检时,通过拍照备注上传了压力表指针异常的问题。崔大宇随即在后台收到了这条问题报送信息。他立马通知相关人员送检处置,问题隐患得到了高效解决。
“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日常巡查线上记录,隐患问题快速处理,从发现到整改再到审核等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中原油田基建设备部通用设备室主任胡志园表示。
“点一点”设备运行状况秒级呈现
轻点鼠标,从抽油机的运行电参数到地面功图,从悬点载荷到位移冲刺,通过该平台,后台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
“在设备日常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在设备‘生病’时能够‘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还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设备日常运行的动态监测,提早预防设备‘抱恙’。”油田技术监测中心设备“大拿”朱建科表示。
一直以来,中原油田不断强化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利用5G网络、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分析软件,做好重大关键设备的远程集中监测,实现诊断信息交流共享和异地专家会诊,提高设备监管效率。
“目前,60%的关键设备通过该平台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搭建设备状态预警系统,通过自动报警推送功能,实现‘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根本性转变。”胡志园表示。
据了解,该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油气生产信息化研究所技术员李真正和团队小伙伴积极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我们将在现有油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融合相应软件,逐步实现设备异常状态监测预警功能,不断提升预知维修水平。”李真说。
“消一消”问题整改实现线上操作
“我们的11项问题已经全部清零。”4月26日,该油田油气储运中心设备高级主管王明刚登录设备精益管理平台,点开问题整改统计模块,各单位问题总数、未整改问题数量、审核问题数量、已审核问题数量等多个指标跳入眼帘,看到本单位的11个问题整改全部过审。
问题整改是设备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现在,从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再到审核问题全面实现线上操作,我们的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也更加精准了。”胡志园表示。
同时,该油田根据检查类型和问题类型进行了分类,对集团公司、油田、二级单位历次检查数据进行了汇总。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收录设备问题信息775个,覆盖了油田自2023年年初以来所有的设备问题信息,为使用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查询服务。
与此同时,油田还开发了设备学习测试提升模块,收纳近年来设备标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各类文件150余项,原理类、操作类视频50余项,并建立设备人员业务素质测试试题库,方便干部员工在线学习和考试。今年,在油田设备大检查中,近400名基层设备管理干部员工通过该平台完成了线上考试。
在日前于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施耐德电气、西门子、中控技术等领军企业,聚焦AI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与生产力转化,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协同,为各行各业加速迈....
近日,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主装置60%设计模型顺利完成数字化交付,涵盖13套生产装置、2套工艺热力管网系统,实体工程与数字工厂同步建设迈出坚实一步。
7月24日,湖北省襄阳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专项调研,针对重点行业、核心企业和关键场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指导开展数据安全分级分类,提高企业数据安全意识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近日,《浙江省深化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发布。《计划》表示,到2027年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