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追强逐新 向绿而行

  透过飞机的舷窗俯视大地,成片的绿色在远处黄土高坡的映衬下格外显眼;绿草林地间,傲然挺立的高楼厂区充分释放着这里投资兴业的激情。临近机场,游人如织的紫色花海成为这里的“网红”打卡和旅游新地标。

  “这里没有黄土高原的寂凉,而是充满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这是近日黄河流域能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调研组来到兰州新区调研时的最大感受。园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专精特新”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智慧安全为保障,着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延链补链强链,为园区注入强动能,构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微信图片_20230926153906.jpg

  项目带动 打造产业集群

  近年来,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立足产业基础,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努力构建“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的新能源材料领域产业集群,为全方位推动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注入强劲动力。

  “兰州东金硅业有机硅一体化项目属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前端,是硅基新材料产业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支撑项目,进一步带动了兰州新区及甘肃省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委会主任于凤刚向调研组介绍说。该项目是兰州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园区新材料新能源“全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园区新引进项目19个,总投资12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2.8亿元,同比增长195%。东金硅业、三青化学、泰友生物等重点项目有序建设,康巴斯、汇顺源等项目建成投产,紫东药业、志一化工等项目设备已安装到位,东金碳基、耀望等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康鹏电池等项目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

  项目招引,服务为先。“我们为企业提供‘一企一方案’定制服务,推行‘清单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审批模式,项目投资审批时限压缩80%,前期手续成本节省30%以上,最大限度为入园企业服务。”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彦龙说。

QQ截图20230926143941.jpg

  创新驱动 培育“专精特新”

  调研组了解到,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园区发展,园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目前,园区已引进产业项目200多个,大多数为“专精特新”企业,总投资超600亿元,落地化工产品超1000种,构建起“链主”企业、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大中小互补、高优特共生”的产业生态。园区已培育规上入库企业4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超200亿元。

  为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建设了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向企业提供高标准专业化厂房,3~6个月内安装设备即可生产,比正常建厂时间缩短1年以上。

  8月22日,位于孵化基地的兰州睿尔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72吨转光剂及中间体项目投产。该项目一期达产后每年可生产转光剂及中间体43吨,二期投产后年产能将扩大到172吨,预计年收入过亿元。

  “园区提供的标准化生产厂房及完备的配套设施,让企业前期投资大幅减少,项目落地速度显著加快。”公司技术总监卫慧波说。

  目前园区“专精特新”孵化基地项目(C区)三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主要建设生产车间31栋、仓库35栋。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推进兰州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针对“专精特新”化企普遍存在的“中试难”问题,近日兰州新区发布《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化工试验和中试基地、中试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问题。

  此外,园区还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及产业转移优势,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入人才“活水”,各类人才已达1万余人,园区的龙头企业与兰州大学等合作建设了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实现“校企地”融合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园区企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产业孵化能力稳步提升。

  环保先行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如何确保环保达标?园区管委会邀请调研组来到园区西北部的智慧管控中心寻找答案。

  透过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50平方千米规模的化工园区尽收眼底,各企业的“三废”数据和运行情况也一目了然。

  “智慧管控中心2022年8月投入运营,主要包括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应急及智慧运营四大功能模块。其中,智慧环保可通过对废气、废水排口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监控,对接企业环保控制参数,对废气排放等实时监测,可以查看到企业排放烟气的流量、流速等指标,从而判断废气排放达标情况。”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运营管理科负责人张妮妮说,通过智慧管控中心,监管人员能够快速查看企业环保管理情况,实现动态化监测,建立起安监环保应急一体化的化工园区综合运营管理体系。

  “智能管控平台让环保监管如虎添翼,园区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以实际行动当好生态环境安全‘护航员’。”园区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调研组了解到,园区坚持源头治理与过程监管并重,针对园区内制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企业多,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新区高标准设计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和废水全流程管控模式,探索形成政企协同、科学合理、高质高效的化工园区废水处理模式。

  “我们综合国家及行业已制定的排放标准,结合入园企业行业特点和废水特征污染物实际情况,以精准识别、分类管理、动态监管为重点,持续加强废水特征污染物源头筛查识别和全生命周期管控。”该负责人表示。

  产业为核,创新为翼,生态为基。兰州新区正在加紧构筑“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新生态,奋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立标杆、作示范。

相关推荐

2023年绿色化工园区评审启动

  11月30~12月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2023年绿色化工园区评审会,评审内容包括19家2023年绿色化工园区(建设期)申报园区,以及部分拟列入2023年绿...

2023-12-05     中国化工报

榆林高新区多举措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日前,榆林高新区管委会印发《榆林高新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修订)》通知,对在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5方面成果突出的园区相关企事业...

2023-12-05     中国化工报

长兴岛经开区 石河子市121团签署合作协议

​  11月29日,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宋成东会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121团党委副书记、团长邱建辉,围绕产业发展、教育、医疗合作、商贸流通行业等方面进行洽谈交流。

2023-12-05     中国化工报

“5G+工业”赋能园区智“绘”未来

​  工信部近日印发《“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工作规则(暂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指南》,旨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

2023-12-05     中国化工报

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开启国际“纤维之都”建设新征程

​  11月17日,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以下简称碳谷绿湾)携手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在园区举办第五届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3年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年会。

2023-12-05     中国化工报

天津经开区再获天津市级产业主题园区认定

12月1日,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天津经开区)获悉,近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第三批市级产业主题园区名单,天津经开区化工新材料产业主题园区获评。据介绍,截至目前,天津经开区市级产业主题园区....

2023-12-04     天津石油化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