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大力推进“千口油水井压裂工程”,通过“造缝”“织网”“建场”,实现老油田补元气、提动用,打牢稳产根基。截至5月14日,阶段完成压裂井328口,日增油425吨,日增注水量2100多立方米。
压裂是改造地下渗流条件的重要手段。面对老油田地下能量不断衰竭的现状,辽河油田牢固树立“以能量换能源”的理念,转变过去依靠单井压裂“掏油”的传统思维,增加井组联动压裂、水井压裂、稠油注汽井压裂工作量,以系统思维推动压裂拓规模、提质量,恢复地下能量场。全年计划实施老井压裂、压裂防砂、压驱措施共计1000余井次,较上年增长约两倍。
据介绍,与以往压裂集中在油井上不同,今年约三分之一的工作量为压裂水井,目的在于把水注入此前弱动用的储层,进一步完善地下能量场。
截至目前,辽河油田已完成水井压裂措施58口,累计增加注水量超13万立方米。其中,沈288-18-36注水井在实施压裂投产后,地下“经络”得以疏通,与之关联的3口周边采油井日产液量、产油量分别增长15吨、10吨。
今年,辽河油田还在以往集中压裂稀油井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稠油热采井压裂工作量。其中,冷家公司在冷43块难采区连续开展3次稠油井压裂作业,采取“热水配液+聚合物降黏冷采”的技术路径,有效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冷伤害、降低了稠油黏度,单井日产油峰值达11吨,阶段增油690吨,节约注汽量6000立方米。
压裂工作量陡增,需要更多的压裂队伍并有效控制成本。辽河油田通过市场化招标引入外部队伍,目前在施工的车组数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同时,推动压裂车组市场化,优化压裂液配方,推动压裂成本硬下降。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的当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欧盟绿色壁垒、国内资源供应链风险、回收市场乱象正侵蚀着产业根基,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近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一项“复杂断块增能渗吸吞吐工艺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2025年中石化先导项目验收评审会,评审组建议加大现场推广应用力度。
6月24日,川金诺发布公告称,根据该公司长期战略规划和现阶段发展需求,该公司拟将“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黄制酸项目”“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年...
前不久,中国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奖项——闵恩泽能源化工奖第六届榜单揭晓,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科院”)青年科学家乔富林荣膺“青年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