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休斯敦召开的IHS化学世界石化大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受非常规能源产量大幅增加的影响,美国石化生产商们逐渐扩张投资规模,全球其他地区的石化生产商必须适应这种现状以应对由此带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和研发以及成本和原料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美洲
“加速”因子——廉价乙烷原料导致投资激增
“减速”因子——缺乏具有熟练技能的工人
陶氏化学公司负责原料、性能塑料和供应链业务的执行副总裁吉姆·费特灵表示:“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美国石化工业投资激增这一现象。美国石化行业的投资比我们预期的规模更大。化工巨头们正在寻求通过新建项目扩大乙烯产量。而受益于北美地区廉价乙烷原料的优势,生产商们已经宣布了至少10个新建裂解装置和相同数量的扩能项目计划。”陶氏化学是其中一家,其他计划建设裂解装置的企业包括Axiall、雪佛龙菲利浦斯化学公司、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台塑、壳牌化学、Occidental/Mexichem、Odebrecht、壳牌和信越化学公司。”当然宣布计划并不意味着最终实施,但它仍然是生产商们对美国石化产业未来前景乐观的一个证明。预计2017~2019年期间,美国或将有6套新建裂解装置建成投产。
费特灵还认为,美国石化产业的复兴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和潜在的“减速”因子,石化生产商需要去适应这种变化,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缺乏接受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培训的熟练技能工人。由于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进入退休年龄,熟练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集中显现,美国将要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劳动力匮乏。沙特阿美公司负责下游和化学品业务的执行董事沃伦·怀尔德表示:“更多公私合作需要有大量的产业人才进行支撑,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更多的工作和技能培训。”
在墨西哥,不利的能源政策已经限制外国投资进入该国能源行业,而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将有限的预算主要投资在原油生产领域。因此该国1/3的天然气需求需要从美国进口。墨西哥Alpek公司董事长Jose Valdez Simancas表示:“由于石油产量下降,基础石化原料供应也受到了限制,自2005年以来,墨西哥的石化产品产量年均增速仅为2%,而同期需求年均增速达到4%。虽然当前墨西哥原料供应受到限制,但是随着能源改革的进行以及美国页岩革命的成功进行,我们认为墨西哥临近美国,其原料供应上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欧洲
治标方法——进口乙烷,进行产能合理化调整
治本之道——调整能源政策,在需求、创新以及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和原料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
生产商们表示,在欧洲,乙烷进口或许在短期内可以缓解该地区竞争力低下的难题,但是这不应该成为长期的战略或解决方案。意大利油气巨头埃尼公司旗下化工子公司Versalis公司首席执行长丹尼尔·法拉利表示,对于欧洲那些没有太多投资用于改造项目的生产商来说,进口乙烷进行产能合理化的调整可能会带来一些优势。但就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在能源政策和进一步发展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除了在法国敦刻尔克和意大利Bridisi投资新建灵活原料裂解装置外,Versalis正通过多个合资企业的形式投资生物基化学品,包括一个生物基丁二烯项目和一个天然橡胶生产项目。
法拉利表示,欧洲石化生产商们需要适应战略转变,全球化工业的产值已经达到4.3万亿美元,而排名第二的汽车产业的产值才1万亿美元,因此化工行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不难想象,欧洲化工业如果被淘汰出局的话,不仅是对欧洲经济严重的打击,还将带来政治的动荡。无论从战略上,还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化工行业都应该成为支柱产业。虽然欧洲化工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是当前全球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具有竞争优势的能源和原料成本,单单技术领先已经不能拯救欧洲化工业在困境中突围了。大家需要在需求、创新以及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能源和原料之间寻找到合适的平衡。
中东
全新挑战——天然气短缺导致裂解原料重质化
新生机会——从生产大宗化学品向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变
全球石化产业的格局正在快速改变,尤其是中东地区,受天然气原料供应短缺的影响,该地区的石化生产商们正在加快转变使用更加重质的原料作为裂解原料,这也为该地区增加专用化学品和芳烃产量开启了机会之门。怀尔德表示:“重质原料的使用正在令沙特石化工业发生变化,从主要生产大宗化学品向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转变。”
1月1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期,长江流域持续降温,作为川气东送的主要气源地之一——涪陵页岩气田加足生产马力,接连投产15口新井,日产气量超2500万立方米,创今年保供季新高,可满足近50...
1月8日,广东石化云原生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是中国石油入选的两家企业之一。这是继2024年11月成功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之后,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标志着广东石化智能工厂...
近日,采用上海院成套技术的镇海炼化55万吨/年异丙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石化规模化苯酚丙酮产业链及环氧丙烷产业链打通上游供给,将为下游高值高效生产提供原料支撑。
近日,中远海运能源拜访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双方签署了新年首份战略合作协议,就各自的发展历程及业务现状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未来合作蓝图进行了展望。
当前,数智技术与石化等传统产业的交融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如何成为石油和化工产业链创新发展的引擎?在1月9日举行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表示:石化行业要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