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10月6日,从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发布的《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和《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中获悉,该省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倾力打造国家级千亿元氢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根据《规划》和《方案》,到2025年,该省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产业链基本完备,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适度超前布局建设一批加氢站,推广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5000辆以上,车用氢气供应能力达到3万吨/年,氢气终端售价降至30元/千克以下,绿色低碳比例不断提高,建成3~5个绿氢示范项目,郑汴洛濮氢走廊基本建成。到2035年,该省氢气制、储、运、加及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形成,氢能供应网络不断完善,低成本绿氢供应比例进一步提高,液化储氢、管道输氢经济性优势进一步体现。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基本实现产业化,在储能、分布式能源、工业等领域融合应用不断拓展,适应氢能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最终建成世界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基地、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河南省是化工大省,焦炭、烧碱、合成氨、甲醇等产业年副产氢气约55万吨,且品质较好、价格较低,可为氢能产业初期发展提供充足低价的氢源保障。《规划》和《方案》提出,鼓励氯碱、合成氨、煤化工、石油化工等企业优化副产氢提纯技术,建设纯化装置,提高氢气品质,降低用氢成本。积极探索化石燃料制氢与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有机结合。结合濮阳、安阳、焦作、济源、许昌、平顶山等地焦化、氯碱企业的副产氢资源,建设豫北、豫西北、豫中南3个氢能供给基地,在保障原有工业企业用氢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工业副产氢品质,为燃料电池应用提供低成本、稳定供应的氢源保障。鼓励使用节能和低碳技术,降低工业副产氢能耗和排放水平。谋划建设盈德气体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原料气合成公用工程、河南心连心深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氢气提质改造项目等清洁、低成本制氢项目。

  据悉,豫氢动力、骥翀氢能、捷氢科技、氢枫能源、中沁泰康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相继在河南落地,燃料电池电堆、空气供应系统、70兆帕储氢瓶、固态储氢设备、氢气管束拖车、加氢站建设运维等领域发展初具规模,郑州、新乡、开封、洛阳、濮阳等地相关产业开始集聚。濮阳市依托中国石化新能源产业研究院,联合国内氢能产业知名企业,组建了氢能产业联盟。新乡市政府与河南师范大学成立了新乡电池研究院。河南投资集团与上海交大、宇通客车与同济大学深度合作,在河南组建了科研团队。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平台成立运营,新乡、濮阳等地氢能产业园基本建成。

  目前,河南省已建成加氢站6座,设计加注能力合计4210千克/天。郑州已有223台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别在20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1000万千米。以郑州为牵头城市的“1+N+5”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已获得国家批复。郑州、新乡、濮阳、洛阳等地也相继制定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氢能电气化能源系统的必要补充、终端用能领域化石能源的有效替代作用,不断丰富氢能利用场景。以燃料电池为重点,以交通领域应用为突破口,推动氢能应用加速落地。


相关推荐

平湖市、嘉兴港区签订合作协议

5月16日,平湖市与嘉兴港区签订《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让民营企业一心谋发展

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今天正式施行。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国家级经开区将迎进一步改革创新

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物流基地投用

近日,上海电子化学品智慧仓库项目成功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标志着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物流配套存储基地正式全面投用。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江西乐平工业园区塔山化工园通过认定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九部门近日下发了《关于公布江西乐平工业园区塔山化工园认定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25-05-20     中国化工报

陕西长青工业园锚定精细化工产业方向

5月8日,陕西凤翔高新区管委会在西安组织召开评审会,《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青工业园总体规划(2024-2035年)》和《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青工业园化工产业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长青工业园将依托...

2025-05-19     陕西石化新闻